札达县财政局基本情况介绍
- 索引号:xcxg/2018-00001
- 发文字号:
- 发文机构:札达县财政局
- 名 称:札达县财政局基本情况介绍
- 公文时效:
- 发布日期:2019-01-25
一、机构设立及演变
1956年9月,阿里专区基巧办事处根据发展需要,在札达设立财政办事处,但由于条件不成熟,于次年2月被撤销。1960年5月26日,县委下设财政经济工作部,1962年10月划属县政府领导,并更名为材料科。1969年8月,财粮工作由县革委会“四大组”中的生产指挥组代管。1975年10月,撤销“四大组”,恢复成立财粮科。1976年,财粮科改为计划财政局。1979年6月,计划财政局更名为计划财政科。1981年12月,计划财政科更名为计划财政局。1997年7月,成立县财政局。
二、主要职能
贯彻执行国家财政税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执行自治区财税发展规划、政策和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分析与预测宏观经济形势,参与制定权限宏观经济政策,提出运用财税政策宏观调控和综合平衡社会财力的建设;完善鼓励公益事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贯彻执行财政、财务、会计管理地方性管理法规草案。
承担县各项财政收支管理工作。负责编制权限年度预算(草案)并组织执行,向县人民政府和人大报告全县预算及执行情况、决算情况。组织制定全县经费开支标准、定额,负责审核全县年度决算。负责指导各乡(镇)财务工作,促进基层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
负责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负责政府性基金管理,按规定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财政票据工作。
组织制订国库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细则,指导和监督县国库业务,按规定开支国库现金管理工作,完善国库管理流程。
推行和知道全县政府采购工作,负责制订县政府采购制度并监督管理;拟定全县政府采购计划并组织实施。根据自治区财政厅信息化建设战略拟定财政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规范管理全县财政信息化建设。
贯彻执行国家和自治区行政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按规定管理行政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制订需要全县统一规定的开支标准和支出政策。负责财政预算内行政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非贸易外汇收支管理。
负责审核和汇总编制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决算草案,制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制度和办法并监督执行,收取本级企业国有资本收益;负责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制订并组织实施企业财务制度,按规定管理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参与拟定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制度,按规定管理资产评估工作。
健全县级财力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比重,合理界定财政保障范围和标准,重点增加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降低行政成本。
负责办理和监督县财政的经济发展支出、县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财政拨款;参与拟定县建设投资的有关政策;制订基本建设财务制度,负责有关政策性补贴和专项储备资金财政管理工作;统筹安排财政扶贫资金;负责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参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相关工作。
负责审核知道监督农牧民安居工程年度资金使用计划负责组织协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贯彻执行国家和自治区社会保险相关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执行社会保障资金(基金)财务管理制度,管理权限相关的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就业及科教文卫专项资金支出,编制、审核全县社会保障预决算草案,承担社会保险基金财政监管工作。
(十二)按照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制订的地方债务计划,执行自治区、地区债务管理的制度、政策和办法,加强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风险。
(十三)负责管理监督和规范会计行为, 组织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
(十四)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三、所属事业单位及主要职责
县会计核算中心
主要职责:贯彻执行国家财经纪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实施县本级国库集中支付和部分县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工作;负责单位部门预算指标和用款额度的控制工作,监督国库集中支付单位和各单位部门预算的执行;参与研究制订国库集中支付的支付业务;负责监督管理经县财政局批准的单位零余额账户及特设专户;根据财政批复的分月用款计划和额度,核对各单位、各部门预算指标,具体办理财政直接支付的审核和拨付;负责办理国库集中支付单位的财政授权支付业务;负责及时给国库集中支付单位提供月度对账报表;汇总并及时向县财政提供财政资金支付和清算月报信息;负责为各单位提供阅读、季度会计报表和年度决算及相关资料,负责集中核算单位会计资料整理立卷、归档和保管工作;协助各单位做好财务分析工作,依法审核各单位的各项财务收支;负责及时与县财政、县农业银行对资金增减变动和结余情况的统计;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实现财政对财政性资金的全程监督和管理;监督管理县行政事业单位行政性收费收入管理,保障资金及时上缴国库;承办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县财政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四、其他事项
县财政局加挂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牌子。
与县发改委和改革委员会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发挥县发改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方面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税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与县农牧局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县扶贫开发和农业综合开发工作。